融资融券股票 江淮汽车:9年扣非连亏超150亿,上半年再预亏6.8亿,靠尊界S800冲击高端是“救命稻草”还是“镜花水月”?
发布日期:2025-09-15 21:33 点击次数:176在汽车行业激烈变革浪潮中融资融券股票,老牌车企江淮汽车正面临严峻考验,其业绩与市场表现备受关注。
业绩与销量双承压:9年累计亏超150亿,2025年上半年再陷预亏
近日,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。数据显示,期内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 6.8 亿元,扣非净利润亏损更是高达 8.2 亿元,而上年同期为盈利 3.01 亿元,业绩同比由盈转亏,降幅显著。实际上,这并非偶然现象,2024 年江淮汽车已深陷重度亏损泥沼,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17.84 亿元,同比下跌 1277.59%,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。
从销量层面来看,同样不容乐观。据江淮汽车最新产销数据,2025 年前 7 个月,其合计销量为 21.58 万辆,同比下滑 9.46%;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更为糟糕,累计销量仅 1.02 万辆,同比大跌 34.06%。分车型分析,乘用车板块全面遇冷,基本型乘用车(轿车)前 7 月销量同比下滑 46.22%,SUV 仅微增 0.05%,MPV 下滑 6.05%;商用车领域,多功能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 40.96%,皮卡同比下滑 43.01%。
财务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江淮汽车经营困境的长期性。自 2017 年起,公司扣非净利润便处于亏损状态,至今已持续九年。2025 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续亏 2.87 亿元,二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 5.33 亿元,2017 年至今累计亏损已超 150 亿元。
尊界S800成焦点:订单亮眼但短期难救场,合作模式存隐忧
在业绩低迷背景下,上半年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高端车型尊界 S800 正式上市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该车型上市后订单表现颇为抢眼,仅 19 天大定便突破 5000 辆,67 天大定突破 1 万台,创造了国产百万豪车纪录。然而,尽管尊界 S800 展现出爆款潜力,但目前难以带动江淮汽车整体销量提升。由于其于 6 月 26 日才启动交付,在 2025 年上半年财报中也未能对业绩改善起到支撑作用。
深入探究,江淮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暗藏隐忧。在尊界项目中,江淮汽车虽投入巨大,但更多扮演制造代工角色,核心智能驾驶系统、座舱技术均由华为主导,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自身技术积累空间。长期以来,江淮汽车主要销售产品为商用车及中低端乘用车,品牌溢价能力不足。其自主品牌瑞风、钇为等始终未能摆脱中低端形象,产品迭代速度落后于主流阵营。而在 70 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,早已被奔驰 EQ、宝马 iX 等豪华品牌牢牢锁定。若仅依靠华为支撑的尊界品牌不能持续实现突破,江淮汽车极有可能陷入 “低端守不住、高端攻不下” 的尴尬境地。
回顾江淮汽车过往合作经历,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年初,为其贡献稳定利润的蔚来代工业务正式终结,合资公司解散;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同样未达预期,2022-2024 年,江淮汽车从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累计亏损 20.18 亿元,其中 2024 年亏损 13.37 亿元,首款车型 ID.UNYX 市场表现欠佳。
政策与利润的博弈:“豪车税”突袭尊界S800,短期缓冲难掩长期压力
尊界 S800 上市不久,便遭遇 “豪车税” 冲击。7 月 17 日,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宣布,自 7 月 20 日起,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 130 万元下调至 90 万元,征税范围覆盖所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,对含税零售价超过 101.7 万元的车辆征收 10% 消费税。尊界 S800 定价区间为 70.8 万 - 101.8 万元,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公开表示,该车发布 1 小时大定超 1000 台,百万最高配置占比超 70%,入门配置购买者较少且高配车型常选满星空顶等选配,可见其受 “豪车税” 影响较大。
面对税费调整,保时捷、奔驰等车企推出 “兜底” 政策,为一定期限内购车用户承担税费,短期内刺激了市场需求,部分豪车品牌甚至出现抢购一空的情况。近期,“尊界 S800 车友问答第二期” 指出,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,提车时无需额外承担新增豪车消费税。但从长期看,承担税费压缩了尊界利润空间,且利润由江淮汽车和华为两家分配,蛋糕变小。税费承担缓冲期过后,尊界销量或面临压力。不过,鸿蒙智行官方数据显示,尊界超级工厂交付在快速爬坡,8 月第一周交付量超 200 辆,8 月整体交付量将突破 1000 台,8 月支付定金并确认交付方案的定单,增程版车型预计交付周期为 14-18 周,纯电版车型预计交付周期为 16-20 周。
资金链紧绷:定增缩水且遇阻,43亿缺口下扩产目标难达
2024 年 9 月,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拟定增 49 亿元,用于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。但在 2025 年 4 月,公司公告调整定增募资金额,由不超过 49 亿元变更为不超过 35 亿元,且截至目前,定增事项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。
在回复审核问询函时,江淮汽车更多问题暴露。截至 2024 年底,其总负债高达 366.52 亿元,较上年增长 13.58%,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74.68%,远高于上汽集团、长城汽车等同行 65% 左右的平均水平,处于行业高位。计提坏账成为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,报告期各期末,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,2022-2024 年,江淮汽车整体应收账款坏账分别约为 34.27 亿元、32.59 亿元、33.65 亿元,计提比例分别为 22.72%、23.98% 和 22.80%,显著高于同行业。
更为严峻的是,江淮汽车表示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 43.07 亿元,2025 年上半年每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- 12.94 亿元,叠加 31.05 亿元的应收账款,现金流困境加剧。此外,本次募投项目开发新车型需新建配套生产线,包括 “江淮年产 20 万辆中高端智能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” 及相关配套技改项目,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 35 亿元。根据规划,新车型实现盈利需达到规划总产能的 35%-40%,即年销量至少 7 万辆,而江淮汽车 2024 年新能源车销售 31183 辆,2025 年前 7 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仅 1.02 万辆,实现该目标难度巨大。
(提醒:内容来自:公开新闻报道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、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
尾声:
“ 江淮汽车当前面临业绩亏损、销量下滑、合作模式隐忧、“豪车税”冲击以及资金困境等诸多难题,虽有尊界S800带来一丝希望,但未来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。其能否凭借尊界品牌改写颓势融资融券股票,成功实现高端突破,尚待时间检验。”